议论别人的不善之处,就不是最佳行为方式,既然不是最佳行为方式,按照对等原则,也就不会有好的回报,因而也就会产生不好的后果,也就是说,会有后患。有了后患,就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破裂,产生仇恨,就会使人们远离相互亲爱的关系,从而使人们之间不能团结一致,不能共同对抗大自然和外来的侵犯。
推荐古诗: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梧桐影(明月斜)、
宴词、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采莲曲(两船相望隔菱茭)、
蝴蝶(两个黄蝴蝶)、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推荐诗句: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辨真伪 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
- 不改其乐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偏不党 不偏向任何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