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治者对被统治者,被统治者对统治者之间都有各种各样的行为方式,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则决定着统治的成败。因此孟子强调,君主的这三种不同的行为方式,就有三种不同的回报,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对等原则”。人与人之间是对等的,并不因为地位的高低不同而不对等,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也是对等的,采用了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回报。所以,孟子对齐宣王的劝说,就是希望齐宣王采用最佳行为方式。
推荐古诗:
国民党党歌(三民主义)、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枉自温柔和顺)、
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
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一代才人孰绣丝)、
七绝(暮色苍茫看劲松)、
西江月(点点楼头细雨)、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推荐诗句: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败军之将 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计其数 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逾越 逾:越过。不可能超过或不可能越过。
- 不劣方头 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 不能自已 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 不知进退 不知道应当前进还是应当后退。比喻无决断。也形容言语行动没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