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能寻求到、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呢?答案是,要依靠智慧和学识。所以孟子在这里提出了深造,也就是要拓宽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学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然而要进行深造,想求很深的造诣是有一定的道路的,首先要自己走上这条道路,然后要靠自己的努力学习才能得到很深的造诣;因为只有自己得到了很深的造诣,才能在辨别事物时处之安然;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以前人们都把“居”训为“居住”、“安居的房屋”之意,其实不是。在《周易》、《老子》、《礼记》、《论语》中多次使用“居”字,都将其训为辨别之意。就本段话的意义来理解,有了较高的学识,有了更深的造诣,才能真正地辨别事物。如果说有了较高的学识,有了更深的造诣,只是处之安然,心安理得,这就不符合全句话的意义,也不符合孟子的思想。因为辨别事物是人们必须要学会的起码本事。因此,在辨别事物时处之安然,才能给与得深;这个给与,也就是第七章所说的:“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中的教导后人的意思。教导给与得深,才能在处世中左右探寻到事物的本原;因为只有探寻到事物的本原,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
推荐古诗:
叹花、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遣悲怀三首、
读史二十首(回首西陲势渺茫)、
替豆萁伸冤(煮豆燃豆萁)、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钟山即事(涧水无声绕竹流)、
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
春梦(洞房昨夜春风起)、
七夕宴悬圃二首(长安城中月如练)
推荐诗句: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面玲珑 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本指窗户明亮轩敞。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稗官野史 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 版版六十四 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成体统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 不次之迁 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
- 不臣之心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不分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不伏烧埋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