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部分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卷四十七部分翻译

卷四十七部分翻译

查看卷四十七全诗

  刘幽求,冀州武强人。圣历初年(698),应试中举,拜闻中县尉。刺史不承接,便弃官而归家。过了相当一段时间,又授朝邑县尉。当初,桓彦范、敬晖等虽然杀了张易之兄弟,但未杀武三思。刘幽求对桓、敬二人说:“三思尚存,公等恐怕日后是死无葬身之地。如果不早考虑谋划,日后后悔就来不及了。”桓、敬二人不听从他的话,后来果然被武三思诬陷,死于岭外。

  到韦庶人将要篡权,刘幽求与玄宗谋划杀了韦氏,于是与苑总监钟绍京、长上果毅(武官职称)麻嗣宗和太平公主之子薛崇日柬等深夜入宫诛杀讨平了韦氏。这天夜晚皇上下圣旨百余道,都是刘幽求写的。凭他的功升任中书舍人,令参与主持机务,赐爵中山县男,食实封二百户。第二天,又授他的两个儿子五品官,祖父、父亲一同追赠刺史。

  睿宗即位,加荣誉之职银青光禄大夫,担任尚书右丞职务,仍主持政事,并晋封徐国公,加实封通前共五百户,赐彩千段,奴婢二十人,住宅一区,地十顷,马四匹,外加银杂器。景云二年(711),刘幽求调任户部尚书,罢去主持政务的权力。一月有余,又调任吏部尚书,拜侍中。皇上降玺书说“:过去,王室无作为,中宗厌世,外戚专政,奸臣把持朝政,国家处危亡之际,朕自己与王公,都险遭祸难。卿见危思奋,在变化的形势下能灵活变通。辅助太子,协调义士,共同歼灭元凶恶徒。国家的复存,全靠此举,所以现在委卿以重任,赐封爵位,加赐卿实封二百户,并原来的共七百户。使子子孙孙,永远相传。又因卿为国家不顾个人安危,故特免卿十死罪,并书于金铁券上,传于后代。”

  先天元年(712),刘幽求拜尚书右仆射,代理宰相,监修国史。他原自谓对朝廷有大功,超过朝臣,想到自己会任左仆射,兼中书令。不久,窦怀贞被任命左仆射,崔..任命中书令,幽求心中很是不平,在言语表情上流露出来,而崔..又依附太平公主,将谋划叛乱。刘幽求便与右羽林将军张日韦请求用羽林兵诛杀他们,令张日韦密奏玄宗“:宰相中有崔..、岑羲,都是太平公主安插进来的,如果他们在内策应,不可小视。陛下如果不趁早处理,必成大患。一旦事出意外,太上皇何以得安?古人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请求能尽快杀掉此贼。幽求已和朝臣定好计谋,愿以身正此事,赴死如归。臣既任职掌管禁兵,只要殿下下令,即剪除此贼。”玄宗觉得很对。张日韦又泄漏这一消息让侍御史邓光宾知道。玄宗大惧,马上把这事讲了,睿宗把刘幽求抓进狱中,令法官审理。法官认为刘幽求挑拨离间亲人,罪当死。玄宗多次相救获免,于是流放到封州,张日韦流放到峰州。

  一年多,太平公主伏诛,当天皇上下诏:嘉奖刘幽求的功劳,官复原职,依旧为金紫光禄大夫,任尚书左仆射,主管军国大事,监修国史,赐爵上柱国、徐国公,依旧还封七百户,并赐锦衣一袭。

  开元初年(713),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刘幽求授尚书左丞相,兼黄门监。不久,任太子少保,罢免宰相职务。姚崇一向嫉妒刘幽求,便奏言刘幽求对现在的职务不满意,兼有怨言,于是被贬到崇州任刺史,削去实封六百户。又过了一年多,调任杭州刺史。开元三年(715),转任桂阳郡刺史,在赴任途中忧愤而死,享年六十一岁,赠礼部尚书,谥号文献,配享睿宗庙廷。建中三年(782),重赠司徒。

  钟绍京,虔赣(江西赣州)人。最初,任司农录事,因为书法好调到凤阁。武则天时,明堂的门额、九鼎的铭文,以及各宫殿的门榜,都是钟绍京写的。景龙年中,钟绍京任苑总监。玄宗诛韦氏时,钟绍京深夜率领户奴和丁夫跟随,到事成,当天晚上玄宗就拜钟绍京为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参与谋划机要事务。第二天,进拜中书令,封越国公,赐实封五百户,赐彩绸二千段,马十匹。钟绍京既当权用事,赏罚随心所欲,全凭感情,深为当时的世人厌恶。不久又上表让官,睿宗采纳薛稷的意见,便调他任户部尚书,又外调到蜀州任刺史。

  玄宗即位,又召拜任户部尚书,迁任太子詹事。当时,姚崇一向就讨厌钟绍京的为人,因此上奏说钟绍京心怀不满,于是降职到绵州任刺史。到后来犯错误,贬到琰川任县尉,全部削去他的爵位和封地。不久又迁任温州别驾。开元十五年(727),调回到朝廷,向玄宗哭着上奏“:陛下难道忘记了过去的事吗?怎么忍心弃臣于荒外,永不见宫廷。当时立功的人,现在死得差不多了,只有臣虽衰老还活在人世,陛下难道一点也不怜悯吗?”玄宗为此恻然,当天授他银青光禄大夫、右谕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调任詹事。活到八十多岁才死。钟绍京雅好书画古迹,收集二王和褚遂良手迹达数十百卷。建中元年(780),加赠太子太傅。

推荐古诗: 放鱼惜牡丹花河湟秋夕塞上曲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浣溪沙(髻子伤春懒更梳)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满江红(又捱过、几番秋色)

推荐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屏声息气  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 不恶而严  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 不了了之  了:了结,结束。用不了结的办法去了结。指把事情放在一边不管,就算完事。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去向  向:方向。不知道哪里去了。
  • 不知所终  终:最后,结局。不知道结局或下落。
  • 不置可否  置:放,立;可:行;否:不行。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指不表明态度。
  • 拔树撼山  拔起大树,摇动高山。形容声势极大。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泛萍浮梗  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