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读解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十七节读解

第十七节读解

查看第十七节全诗

  这里所说的言谈,就是紧接上文的教育问题而言的。用善行去感化别人不行,那么就要用善良的社会行为规范去教育别人,那么,在教育中,就不能只有空洞的说教,也就是说,光喊口号“要善良!”“要善良!”是不行的。要有实际的例子、典范,再加以理论的评价,也就是“说理”,才能使人心悦诚服。我们现代社会也在拼命提倡道德、精神文明等等,可是光喊道德、精神文明有什么用?只会让学生们产生逆反心理,空洞而抽象的道德教育是不行的,要说理,要让人们懂得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才能增加与巩固人们心中的道德观念。

推荐古诗: 听蜀僧浚弹琴送郭司仓新晴野望满庭芳(小阁藏春,闲窗锁昼)念奴娇(横空出世)梦(很多的梦)狼星四首(爝火犹争焰)减字木兰花(春牛春杖)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推荐诗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柳絮风轻,梨花雨细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嗷嗷待哺  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本塞源  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卉千葩  常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景象繁荣兴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髀里肉生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施济众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