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部分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恭帝纪部分翻译

恭帝纪部分翻译

查看恭帝纪全诗

  恭帝,讳名宗训,是世宗的儿子。广顺三年(953)八月四日,生在澶州府第。显德六年(959)六月九日,诏令授予特进、左卫上将军,封为梁王。十九日,世宗驾崩。二十日,公布世宗遗诏,命恭帝在灵柩前即皇帝位。这天,群臣奉恭帝即位后退下。二十三日,北面兵马都部署韩令坤上奏,在霸州以北打败契丹五百骑兵。二十四日,宰臣范质等上表请恭帝临朝听政,上表三次,才答应。二十八日,文武臣僚上表,请将八月四日定为天寿节,恭帝准允。本月,十六州上奏大雨数十天不止。

  秋七月七日,以今上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依旧为检校太尉、殿前都检点,进封为开国侯。二十三日,诏令大赦天下。本月,各道相继报告,天下大雨,各地河川水溢泛滥,漂走房屋淹死人民,损害禾苗庄稼。

  八月二十九日,高丽国派使者上朝进贡,又进上《别序孝经》一卷、《越王孝经新义》一卷、《皇灵孝经》一卷、《孝经雌图》三卷。

  九月,京城及各州大雨十多天,洪水成灾,河川泛滥。

  冬十月二十五日,世宗皇帝的灵车上路,二十九日,南唐国主李景报告,南唐太子李弘冀去世,恭帝派御厨使张延范充任吊祭使前往吊唁。

  十一月一日,将世宗皇帝葬在庆陵。

  十二月一日,史馆上奏,请派官员撰修世宗实录,恭帝应允。二十四日,天下大雨,白天昏暗不明,共下了四天才停雨,恭帝命使分赴各州赈济遭受水灾的灾民。

  显德七年(960)春正月一日,镇、定二州飞报,契丹入侵,河东贼军从土门东下,与契丹人会合兵力,恭帝诏令今上赵匡胤领兵北伐。三日,今上赵匡胤领兵从京城出发,当夜住宿在陈桥驿。天还未亮,发生兵变,将士大声呐喊高呼万岁,披着铠甲拿着刀枪,推戴赵匡胤上登帝位,扶他上马,拥逼着南回。这天,恭帝下诏,禅位与赵匡胤。赵匡胤于是到崇元殿接受天命,百官朝拜庆贺而退下。诏令封恭帝为郑王,以奉持后周的祭祀。正朔服色全依旧制,奉皇太后为周太后。宋太祖开宝六年(973)春天,恭帝在房陵去世。宋太祖赵匡胤听到后震惊悲痛,在便殿举行哀悼穿上丧服,百官上前安慰。旋即派朝廷使者监护恭帝的丧事。在当年十月,将恭帝葬在周世宗的庆陵旁边。太祖诏令有关官员议定谥号叫恭皇帝,陵墓叫顺陵。

推荐古诗: 听蜀僧浚弹琴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剑客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更漏子(水涵空,山照市)渔家傲(白云山头云欲立)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长门怨(君王宠初歇)古游侠呈军中诸将(少年负胆气)

推荐诗句: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案无留牍  桌案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干练、及时。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身何赎  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 百年大计  大计:长远的重要的计划。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
  • 百闻不如一见  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 北叟失马  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波涛汹涌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 不攻自破  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 不可言宣  言:言语;宣:发表,表达。指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用在说事物的奥妙、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