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赏析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赏析

查看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全诗

一九一○年秋天,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怀着激动心情,临行前他写下这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以作告别。
1910年秋,他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在离家别乡时,他抄改了下面这首诗留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原诗为“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是日本人所作。这诗在日本影响甚大,传人中国后也广为流行。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第1卷第5号曾译载此诗。毛泽东将原诗的“学不成名死不还”改成“学不成名誓不还”很可能是与记忆中的“不斩楼兰誓不还”之句相关。毛泽东用此诗借以表达自己一心求学、胸怀四方的志向、决心和意志。

推荐古诗: 少年行夜下征虏亭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二)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秋晓行南谷经荒村竹里馆瑞鹧鸪(风韵雍容未甚都)念奴娇(横空出世)棋(莫将戏事扰真情)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推荐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来报往  报:通“赴”,迅速。很快地来,很快地去。形容频繁地奔来奔去。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版版六十四  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 半部论语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 背信弃义  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 笔饱墨酣  笔力饱满,用墨充足。形容诗文酣畅浑厚。
  • 比物此志  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 敝帚千金  一把破扫帚,当千金那样贵重。比喻东西虽不好,但自己十分珍惜。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闻辩言  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