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诗倔强生峭,自成一体,著有《太鹤山人诗集》13卷、《太鹤山人文集》4卷。曾以20年心血撰成《周易指》45卷,另有《周易葬说》1卷、《地理元文注》4册》(均佚)。子端木百禄亦有诗文传世,如今也佚。
端木国瑚(1773—1837),字子彝、鹤田、井伯,晚年号太鹤山人,青田人。7岁入私塾学《易经》、《尚书》。清嘉庆元年(1796),作《桃花》、《青田画虎》二赋,为浙江督学阮元赏识,邀赴杭州,就读敷文书院。所作《定香亭赋》,清思古藻,似齐梁人手笔,一时海内传诵,阮元以诗相赠:“谁是齐梁作赋才,定香亭上碧莲开。括苍酒监秦淮海,招待青田白鹤来。”由此,国瑚被誉为“青田一鹤”。嘉庆三年中举人。次年,赴京会试未第,游学而归。先后在青田正谊书院、处州莲城书院掌教。十三年,赴京会试不第,授为知县。因潜心学业,呈请改任教职,掌教中山书院。二十一年起,为湖州归安任教谕14年。与人为善,诲人不倦,乐于助贫,颇受尊敬。道光十年(1830),宣宗皇帝改卜寿陵,被荐入京,选西陵址,合帝意,任为县令,又奏请任教官,次年特授内阁中书,加六品顶戴,御赐袍褂。十三年,年已61岁考取进士,仍以知县任用,再呈请注销,改任内阁中书,先后三辞县令。迁居瑞安。博通经史及阴阳术数,尤精《易经》。道光七年,以治经闻名的龚自珍在京与国瑚论《易经》,自珍叹为闻所未闻。十七年,朝鲜使臣慕名求见,听取讲解《易经》,索取诗文经注手迹。著有《太鹤山人诗集》13卷,《太鹤山人文集》4卷,《周易指》45卷,《周易葬说》1卷,《地理元文注》4册等。
推荐古诗: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秋下荆门、
新婚别、
答武陵太守、
山中、
满江红(又捱过、几番秋色)、
入京诗(手帕蘑姑与线香)、
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
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
贺新郎(人猿相揖别)
推荐诗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补阙拾遗 阙:通“缺”,缺失。拾遗:补录遗漏。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伯歌季舞 伯:大哥;季:小弟。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
- 不尴不尬 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
- 不过尔尔 尔(前):如此,这样;尔(后):通“耳”,罢了。不过这样罢了。有轻视人的意思。
- 不攻自破 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