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诗倔强生峭,自成一体,著有《太鹤山人诗集》13卷、《太鹤山人文集》4卷。曾以20年心血撰成《周易指》45卷,另有《周易葬说》1卷、《地理元文注》4册》(均佚)。子端木百禄亦有诗文传世,如今也佚。
端木国瑚(1773—1837),字子彝、鹤田、井伯,晚年号太鹤山人,青田人。7岁入私塾学《易经》、《尚书》。清嘉庆元年(1796),作《桃花》、《青田画虎》二赋,为浙江督学阮元赏识,邀赴杭州,就读敷文书院。所作《定香亭赋》,清思古藻,似齐梁人手笔,一时海内传诵,阮元以诗相赠:“谁是齐梁作赋才,定香亭上碧莲开。括苍酒监秦淮海,招待青田白鹤来。”由此,国瑚被誉为“青田一鹤”。嘉庆三年中举人。次年,赴京会试未第,游学而归。先后在青田正谊书院、处州莲城书院掌教。十三年,赴京会试不第,授为知县。因潜心学业,呈请改任教职,掌教中山书院。二十一年起,为湖州归安任教谕14年。与人为善,诲人不倦,乐于助贫,颇受尊敬。道光十年(1830),宣宗皇帝改卜寿陵,被荐入京,选西陵址,合帝意,任为县令,又奏请任教官,次年特授内阁中书,加六品顶戴,御赐袍褂。十三年,年已61岁考取进士,仍以知县任用,再呈请注销,改任内阁中书,先后三辞县令。迁居瑞安。博通经史及阴阳术数,尤精《易经》。道光七年,以治经闻名的龚自珍在京与国瑚论《易经》,自珍叹为闻所未闻。十七年,朝鲜使臣慕名求见,听取讲解《易经》,索取诗文经注手迹。著有《太鹤山人诗集》13卷,《太鹤山人文集》4卷,《周易指》45卷,《周易葬说》1卷,《地理元文注》4册等。
推荐古诗:
留别王司马嵩、
送别(水色南天远)、
初授拾遗、
宴桃源(落月西窗惊起)、
人日寄杜二拾遗、
采桑子、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西宫春怨、
青溪、
点绛唇(红杏飘香)
推荐诗句: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雪欺霜 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把饭叫饥 比喻多此一举。
- 百身何赎 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 百岁千秋 一百年,一千载。形容岁月漫长,历时很久。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及之法 指不适用的法规。
- 不愧不作 愧、怍:惭愧。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 不知世务 不知道当代的情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