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1.这首诗作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作者为母服丧才满,客居江苏昆山一带。目睹社会现实种种污秽现象,以“咏史”为题,借古讽今,对清王朝政治的腐败作了全面而深刻的揭露与批判,抒发出心中的愤慨。咏史:一种诗的体例。以历史事件为题材,或专咏一人一事,或泛咏史事。往往借题发挥,托古言今。
2.金粉:旧时妇女化妆用的铅粉。这里用来形容骄奢淫逸的生活。十五州,泛指长江下游江南一带繁华富庶的地方。
3.名流:社会上的知名人士。这里是反话,意即所谓的“名流”,社会上头面人物。
4.牢盆:煮盐的器具。借指把持盐政的官吏。牢盆狎客:指趋附盐官的帮闲.幕僚.门客。操全算:操纵整个计划,掌握经济大权。算:计划.筹谋。
5.团扇:一种圆形扇。汉代班婕妤写有《团扇歌》。东晋丞相王导的孙子王珉,好拿白团扇,二十多岁当了中书令,但于政务一窍不通,因门阀政治而为高官。才人,才子。团扇才人,指出身显贵.无真才实学而轻浮浪荡的公子。
6.避席:古时席地而坐,离开座位称避席,以此表示敬意。这里指因畏惧而起身逃离。文字狱:封建统治者为镇压知识分子的反抗,蓄意从其著述中摘取只言片语,罗织罪名,因其以文字断罪,故称文字狱。学者认为:最早的文字狱起于戚夫人的《舂歌》,可参见周淑舫的《泪也纵横 才也纵横—戚夫人:文字之狱》。
7.稻粱谋:谋稻粱,谋求衣食,只考虑维持生计。语出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一诗:“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8.田横句:田横,秦末汉初人,自立于齐王,后被刘邦打败。刘邦称帝后,带五百人逃到海岛。刘邦派人招降,曰:“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来,且举兵加诛焉。”田横与门客两人前往洛阳,至洛阳外三十里处,因耻于事刘,自刎而死,两门客亦自刎。岛上余众五百余人,听到消息皆自杀身亡。
9.列侯;周时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中的一种。汉朝时,王室子弟封侯称诸侯,异姓封侯为列侯。
推荐古诗:
客中作、
旅宿、
屏风、
忆住一师、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送紫岩张先生北伐(号令风霆迅)、
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
狼星四首(爝火犹争焰)、
洞仙歌(输赢成败)、
还县(霁色清和日己长)
推荐诗句: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日做梦 大白天做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梦想。
- 百伶百俐 形容非常聪明乖巧。
- 百鸟朝凤 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 拜倒辕门 辕门:将帅行辕或军营的大门。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自愿认输。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恩忘义 背:背叛。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
- 本小利微 微:薄。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