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注释
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人境:人世间,人类居住的地方。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这句和下句设为问答之辞,说明心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居住在偏僻之地。
4.悠然:自得的样子。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见:(读jiàn),动词
5.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这两句是说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6.相与还:结伴而归
7.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这里面蕴藏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明,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此中:此时此地的情境,指山中景象,也指隐逸生活。此中:即此时此地的情和境,也即隐居生活。 真意:人生的真正意义,即“迷途知返”。这句和下句是说 辨:辨识。
白话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
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
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
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
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
想要辨明,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推荐古诗:
登西楼忆行简、
反鲍明远《白头吟、
宫词、
南湖春早、
送郭司仓、
书事、
早春行、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蝶恋花(灯火钱塘三五夜)、
七古(独坐池塘如虎踞)
推荐诗句: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矮人看戏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半壁江山 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肩而立 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拨云见日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 薄寒中人 薄寒:轻微的寒气。中人:伤人。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