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岁时补为秀才,隐居不仕,在武水西筑“二十七松
堂”潜心经史,攻古文词。
廖燕著述颇丰,收辑为《二十七松堂集》,共十卷,包括论、辩、说、记、序、文、尺牍、传、墓志铭、杂著、疏、书后、词、诗等。共计文370篇(含卷一自序),诗551首。代表作是《金圣叹先生传》。廖燕多才多艺,善草书,如古木寒石,能戏曲。《三编清代稿钞本》收录其诗作25首。
推荐古诗: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送李侍郎赴常州、
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
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
黄花川、
山居即事、
戏题磐石、
荒村(村落甚荒凉)、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素馨(金碧佳人堕马妆)
推荐诗句: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按兵不举 犹按兵不动。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本末倒置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弊车羸马 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 兵强马壮 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 薄寒中人 薄寒:轻微的寒气。中人:伤人。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
- 补天柱地 修补天,支撑地。比喻伟大的功勋。
- 不管不顾 指对人不照料,也指举动莽撞,不顾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