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孝威(?~548)南朝梁诗人、骈文家。名不详,字孝威。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出生官宦之家,齐大司马从事中郎刘绘之子、刘孝绰第六弟。生年不详,卒于梁武帝太清二年。孝威以诗胜,三兄孝仪以文胜,故孝绰有“三笔六诗”之誉,气调爽逸,风仪俊举。初为安北晋安王法曹,转主簿。累迁中舍人,并掌管记。大同九年(543年)白雀集东宫,孝威上颂,其辞甚美。太清中,迁中庶子,兼通事舍人。及侯景寇乱,孝威于围城得出,随司州刺史柳仲礼西上。至安陆,遇疾卒。《隋书·经籍志》著录《刘孝威集》十卷,今佚。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有《刘孝仪孝威集》。今存诗约六十首。
《隋书·经籍志》有《刘孝威集》10卷,今佚。明代张溥辑有《刘孝仪孝威集》,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推荐古诗:
凶宅、
石鼓歌、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捣练子令(云鬟乱)、
使至塞上、
殢人娇(玉瘦香浓)、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推荐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睨得志 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愿望实现。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 安贫守道 安于贫穷,恪守信仰。
- 傲慢无礼 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驹过隙 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 百弊丛生 百:形容多;弊:弊端,害处。各种弊害都产生出来了。
- 百举百全 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笨鸟先飞 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髀肉复生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 秉烛夜游 秉:执持。旧时比喻及时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