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寓言式的咏物小赋。首段叙述黠鼠装死逃脱的故事,次段写作者悟出鼠的狡猾,感叹为其所骗,末段由这件日常小事引出一番议论,从而说明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在所有的生灵中,人是最有智慧的,但智慧的充分发挥必须依赖意志的专一。倘能精神高度集中,用心专一,便能搏击猛虎,役使万物,而无所惧怕;如果精力分散,懈怠疏忽,就不免受外物出其不意的干扰,堂堂的万物之灵便会陷入黠鼠的圈套,被一个小小的动物捉弄。可见成功来自专心,漏洞出于麻痹,从事任何事情都应该认真严谨,心无旁骛。
这篇咏物小赋,先写一个极平常的小事———黠鼠逃脱的经过。从“有鼠方啮”到发现“声在橐中”,到童子惊怪“中有死鼠”,到鼠“堕地乃走”,故事极简单而情节又曲折有趣。黠鼠的作声引人、假死骗人、乘机逃脱,童子的发现、困惑、惊怪与措手不及,都写得简截逼真,有声有色,幽默风趣。
故事的曲折性重在突出一个“黠”字。由“苏子叹曰”转入对这件小事的思考分析,先点明“黠”字,与题目相应,然后再剖析“黠”的表现:“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以下写有生之物“莫智于人”,却“见使于一鼠”,堕其计中,仍在渲染“黠”字,同时提出一个问题:万物之灵的人为何堕一虫的计中呢?接着以“坐而假寐,私念其故”再转入更深一层的思索。但作者不是采用简单推理和内心独白,而是借睡意矇眬中的自我对话,来昭示为鼠所骗的原因,从而导出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说明了凝神专一的重要性。最后“俛而笑,仰而觉”,再唤童子出场,以人物活动收结全文。
这篇小赋论事明理,因物见意:人物、情节、对话与理性思维相融合,行文寓庄于谐,独出心裁,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其体裁属于用韵散赋,如第一段的“空”与“中”,“走”与“手”;第二段的“人”与“麟”,“鼠”与“女”;第三段的“见”与“变”,“觉”与“怍”,都叶韵,读来增加音节之美。清人张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钞》评《前赤壁赋》说:“以文为赋,藏叶韵于不觉,此坡公工笔也。”本篇也是如此。
【常用词理解】
(1)发而视之
“发”古义中解释为“打开”,今义解释为“发现”、“启发”等。
(2)向为何声
“向”古义解释为“以前”,上文引申为“刚才”,今义解释为“方向”、“朝、往”,表示向何处。
(3)乌在其为智也
“乌”古义解释为“何”、“哪里”,表示疑问,今义作形容词,解释为“黑色”。
【多义词辨义】
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被)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见”通“现”,出现。《小石潭记》)
公将战,曹刿请见(拜见、会见。《曹刿论战》)
见其十中八九(看见。《卖油翁》)
是鼠之黠也(这)
问今是何世(是,表示判断。《桃花源记》)
以考其是非(对。《熟读精思》)
推荐古诗:
征夫、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为有、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初报边烽照石头)、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七夕宴悬圃二首(长安城中月如练)、
昌谷读书示巴童(虫响灯光薄)
推荐诗句: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暗室亏心 在暗中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头偕老 白头:头发白;偕:共同。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 百步穿杨 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 百举百全 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见经传 经传:指被古人尊崇为典范的著作。经传上没有记载。后常指人没有名声或论述没有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