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人以身作则,上行下效是孔子反复申说的一个话题,孟子也同样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他在本章里所说的“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革尚之风,必惬。”正是孔子在《颜渊》里面说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修’的翻版。
由此可见,以身作则,上行下效是孔子、孟子都非常重视的政治领导原则。而本章正是这样一个上行下效的实例。
滕国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膝文公)死了父亲,由于他上一次在宋国听了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给他留下了很深刻很听得进去的印象,所以这一次遇事,他就托自己的老师去向孟子请教如何办丧事。孟子的意见回来以后,太子发出了实施三年丧礼的命令,结果遭到了大家的反对,“虽令不从”。太子于是又再次请老师去问计于孟子,这一次孟子讲了上行下效,以身作则的道理,希望太子亲自带头这样作。结果,丧事办得非常成功,大家都很满意,“不令而行”。
从这件事上,我们固然可以看到儒家对于丧礼的观点,但对我们更有启发意义的,还是领导人以身作则的问题,正如我们在《论语•颜渊》的读解中所概括,这是一种“风吹草动”的统治术.风不吹,草怎么会动起来呢?反过来说,要草动,风就得不断地吹啊!
推荐古诗:
初授拾遗、
久不见韩侍郎,戏题四韵寄之、
夜雨(早蛩啼复歇)、
北征、
采莲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南乡子(回首乱山横)、
西江月(点点楼头细雨)、
行香子(携手江村)
推荐诗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山无陵,江水为竭、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发千丈 形容头发既白且长,表示人因愁思过重而容颜衰老。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年之柄 柄:权柄。形容长久的大权。
- 百世不磨 名垂久远,永不磨灭。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波澜老成 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
- 不安于位 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