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趣事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苏曼殊趣事

苏曼殊趣事

查看苏曼殊全诗

  奇人苏曼殊,工诗善画,通谙好几国语言,三十五岁上,死于肠胃病。他的贪吃,几乎和才名相埒([liè] 意为等同)。雅人兼任老餮,果然不同凡响。闲来翻读他的书信,一封是自日本寄给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朋友邓孟硕的,内容多半是吃。如:「唯牛肉、牛乳劝君不宜多食。不观近日少年之人,多喜牛肉、牛乳,故其性情类牛,不可不慎也。如君谓不食肉、牛乳,则面包不肯下咽,可赴中土人所开之杂货店购顶上腐乳,红色者购十元,白色者购十元,涂面包之上,徐徐嚼之,必得佳品。」这里有趣的,第一,他从中国人的「以形补形」发展到「吃什么像什么」。要说把唯物论贯彻到食物,没有谁比他彻底,这叫「食物决定性格」。吃牛肉牛乳,性情会「牛」起来;那么以猪肉为主要肉食的中国人,岂不「猪」化了?按此推论,经商宜吃蟮鱼,以增溜滑;从政宜吃狐狸,以增狡诈;为文宜吃仙鹤,以增飘逸;科学家宜吃穿山甲,以增强思维的穿透力;爱俏的姑娘,自然该吃孔雀;青年男士呢,吃公鸡如何?这般一来,人间反而大煞风景。第二,他亮出可与乳酪匹敌的正宗国货——腐乳。乳酪是牛乳制品,腐乳是黄豆制品,加工过程中都曾发臭长毛。腐乳的变种臭豆腐,深为国人所爱。乳酪中也不乏臭气熏天的品种,如羊乳酪,洋人夹以饼乾,佐以葡萄酒,吃得兴致勃勃。论到饮食文化,如果指豆腐是东方的象徵,乳酪不妨视为西方的代表。二者异中有同,引发食欲之时,还教人想及全人类文明的殊途同归。腐乳涂在洋面包上,该是中西文化的绝妙融合。至於味道是不是必得「佳品」?则请大家见仁见智一番了。

  苏曼殊在信里说下去:「如君之逆旅主人,询君是何物。君则曰红者是赤玫瑰(cheese);彼覆询白者,则君曰白玫瑰(cheese)。此时逆旅主人,岂不摇头不置,叹为绝品耶?」以红白腐乳冒充乳酪,不算妙;起个浪漫的名字,哄喜欢好听名堂的洋人,才叫妙,不晓得能否行得通?

推荐古诗: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在狱咏蝉并序过香积寺少年行洗儿(人皆养子望聪明)北山(北山输绿涨横陂)出塞(涿州沙上饮盘桓)文章(文章本天成)夜读有感(公卿有党排宗泽)边思(腰垂锦带佩吴钩)

推荐诗句: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魂定魄  魂、魄:人的灵气、精神。指使人心安定。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字没一撇  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旄黄钺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补阙拾遗  阙:通“缺”,缺失。拾遗:补录遗漏。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辞劳苦  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