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解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二十八节解析

第二十八节解析

查看第二十八节全诗

  一般人玩物丧志,当政者玩物丧政,诸候玩物丧国,天子玩物便丧失天下了。

  历史依据不胜枚举,其中最典型的是“假途伐虢”的故事。

  春秋时,晋国想吞并南边的虢国,但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还隔着一个虞国,所以,一直未能得手。

  晋献公当政的时候,大夫荀息向他献计,请求用晋国最好的马和宝玉送给虞国的国君,以便向他借路去讨伐沈国。献公有些舍不得,荀息说:“只要向虞国借到路,这些宝物放在他那里就像放在我们国外的库房里一样?今后还不是大王您的。”

  献公同意了。于是,荀息便带了宝物到虞国去借路。

  贪图宝物的虞公一见荀息送去的东西,满心欢喜,接了贵重礼物,爱不释手,不仅一口答应了荀息的要求,而且还主动提出自己先起兵作为先锋讨伐虢国。大臣宫之奇以唇亡齿寒的道理苦苦功谏,虞公唯晋国的宝马和美玉是图,根本听不进去。

  结果,晋国灭了国,军队在返回的路上又顺道突然袭击,轻而易举地拿下了虞国,活捉了虞公回国。原来送给虞公的宝马和美玉,自然也顺理成章地回到了晋国。

  这就是“宝珠玉者,殃必及身”的活生生写照。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当然不仅仅是诸侯国君值得注意,就是一般的当政为官者,贪财宝好女色也是大忌,弄不好就要惹出祸患来。我们今天倡廉政,反腐败,看那反腐败的成果展览,腐败者不都是因为“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弄得个身败名裂,遗恨终身吗?

  所以,还是清廉一点好啊!

推荐古诗: 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六年春遣怀八首(伴客销愁长日饮)多丽(小楼寒)满江红(遥望中原)好事近(月未到诚斋)绝句(扁舟明月两峰间)中秋对月有怀(未卜三生愿)七绝(天公丧母地丁忧)忆秦娥(西风烈)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推荐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口莫辩  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强马壮  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 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 不甘寂寞  形容不甘心被冷落或急于想参与某件事情。
  • 不根之论  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堪入耳  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