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解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二十九节解析

第二十九节解析

查看第二十九节全诗

  小聪明小有才气,机智敏感过人,但未能通过大的方面的道理。

  因为小聪明,细微之处看得清楚,算得精细,往往察人之隐,超人之先。

  因为未能通过大的方面的道理,眼界不宽,心胸狭窄,眼里揉不进一粒砂子,心中容不下一点不平,往往在小事上放不开,丢不下。

  所以,锋芒毕露,难得糊涂,常常招人嫉恨,惹火烧身而自己还不知道。

  这种人不从政已是不大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一旦从政,官场水深莫测,自然倍加危险。所以,孟子能够预先知道盆成括有杀身之祸,而不幸真的被言中。

  问题在于,到底什么是“君子之大道”呢?

  焦循《孟子正义》说:“君子明足以察奸而仁义行之,智足以面事而谦顺处之,是为大道也。”

  “明足以察奸”和“智足以成事”都是必要的,小聪明做得到,大聪明的“君子”也应该要做得到,简言之,聪明和敏感都是不错的,关键在于处理的方式大有讲究。所谓“仁义行之”,“谦顺处之”,就是要有所涵养,有所藏敛,小事上容得下,放得开,得饶人处且饶人,不必一个钉子一个眼,有时候甚至要睁只眼闭只眼,“糊涂”一点才好。

  君子应力戒小聪明而修炼大家风度,大雅风度,宰相肚里能撑船。也就是行“君子之大道。”

  从政者尤其需要如此。

推荐古诗: 行宫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宿金沙江(往年曾向嘉陵宿)对月寓怀(时逢三五便团圆)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霁月难逢)江城子(天涯流落思无穷)满庭芳(三十三年)南乡子(寒雀满疏篱)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

推荐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身为乐  身子安定就是快乐。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黑分明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班师回朝  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补阙灯檠  阙:缺;灯檠:灯架。没有灯架,用人充作灯架。旧时讽刺男人惧内。
  • 不差毫发  毫、发:都是古代的长度名,十毫为发,十发为厘,形容细微。形容一点儿也不差。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今不古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