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昭的主要功绩在于她继承父亲班彪和兄长班固的未竟事业,整理并最后完成了《汉书》这部重要史籍。《汉书》是一部续《史记》的历史巨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一百篇,共120卷。由于司马迁的去世,《史记》记事止于西汉武帝大初年间。后虽有人补写,班彪认为“多鄙俗,不足以踵其书”。他便收集史料,撰写《后传》60余篇,意在补齐“太初以后,阙而不录”的部分,但未及完成即因病辞世。其子班固继父志,整理其父遗稿,叹其“所续前史未详”,遂开始编写一部始于高祖创业,终至王莽覆亡的(包括西汉全部历史的)《汉书》。后被人告发“私改国史”而被捕入狱。其弟班超获悉,赶赴洛阳上书明帝,幸被召见,班因得以免罪,并被召为兰台令史。班固经过20余年艰苦耕耘,至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正当这部巨著即将完成时,又奉命从大将军窦宪攻打匈奴,为中护军。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被牵连,死于狱中。《汉书》未成,稿本散乱。幸而汉和帝知道班昭是一位博古通今、学识过人的巾帼奇才,即召她和马续到皇家的东观藏书阁续修《汉书》。昭为继父兄遗志,欣然奉召。在藏书阁经年累月孜孜不倦地阅读了大量史籍,整理、核校父兄遗留下来的散乱篇章,并在原稿基础上补写了八表:《异姓诸侯王表》、《诸侯王表》、《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外戚恩泽侯表》、《百官公卿表》、《古今人表》和《天文志》。至此,这部完整的《汉书》,历经40年的编撰工作,终告完成。虽先后经过四个人之手撰写,但读起来却“后先媲美,如出一手”,十分和谐。除整理、续写《汉书》外,班昭在传播和普及《汉书》方面,也颇有贡献。《汉书》问世以后,读者多不通晓,她还教授大儒马融等诵读。班昭的德才深得汉和帝的器重,和帝多次召她进宫,让皇后和诸嫔妃拜她为师,向她学习儒家经典、天文、数学,从而使班昭声名大震。班昭丈夫姓曹,人们便尊她为“曹大家”(当时人们把学识高、品德好的妇女尊称为“大家”;“家”在此读姑。)后邓太后临朝称制,班昭曾以师傅之尊,参与政事。班昭除在史学方面编撰《汉书》卓有成就外,她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著有赋、颂、铭、谏、书、论等文章16篇,辑成《大家集》三卷,但可惜大都失传,现只留下《东征赋》和《女诫》7篇。清代女作家赵傅在《后汉列女颂(并序)》中赞她“东观续史,赋颂并娴。”作为第一位女史学家和文学家,班昭名留青史,光照人间。
推荐古诗:
客中行(不知何处是他乡)、
初授拾遗、
放言五首、
羌村三首、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遣怀、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塞上听吹笛、
春雨、
沛国东风吹大泽,蒲青柳碧春一色。
推荐诗句: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慢不逊 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龙鱼服 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笔饱墨酣 笔力饱满,用墨充足。形容诗文酣畅浑厚。
- 彼倡此和 和:附和;应和。比喻一方倡导,别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闻强识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