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滁州西涧》这首诗是公元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韦应物生性高洁,爱幽静,好诗文,笃信佛教,鲜食寡欲,所居每日必焚香扫地而坐。他时常独步郊外,滁州西涧便是他常光顾的地方。作者最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后来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推荐古诗:
池上竹下作、
答微之咏怀见寄、
(七言绝句)沈下贤、
春中田园作、
六年春遣怀八首(检得旧书三四纸)、
点绛唇(蹴罢秋千)、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对月寓怀(时逢三五便团圆)、
己亥杂诗(秋心如海复如潮)、
新城道中(东风知我欲山行)
推荐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暗送秋波 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敢掠美 掠:掠夺。不敢掠夺旁人之美。
- 不绝于耳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吝珠玉 吝:舍不得。不要舍不得好的东西。恳切希望别人给予指教的谦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