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脱于具体事物之上的“道”,与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没有具体的形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它无边无际地无古无今地存在着,时隐时现,难以命名。“道”不是普通意义的物,是没有形体可见的东西。在此,老子用经验世界的一些概念对它加以解释,然后又一一否定,反衬出“道”的深微奥秘之处。但是“道”的普遍规律自古以来就支配着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要认识和把握现实存在的个别事物,就必须把握“道”的运动规律,认识“道”的普遍原理。理想中的“圣人”能够掌握自古以固存的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可以驾驭现实存在,这是因为他悟出了“道”性。下一章紧接着对此作了阐述。
推荐古诗:
春思、
过昭君村、
赠渔父、
咏鹅、
夜归鹿门歌、
戏题磐石、
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
己亥杂诗(一百八下西溪钟)、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
念奴娇(凭高眺远)
推荐诗句: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世师 品德学问可以做为百代的表率。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搬石砸脚 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
- 比肩而立 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