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界,关于老子的“道”的属性,有几种不同观点,最典型的主要是唯物论和唯心论截然对立的观点。持“唯心论”观点的学者认为“老子的‘道’是一个超时空的无差别的绝对静止的精神本体”。对此,张松如认为,“我们不这样看。‘大道汜兮,其可左右’,怎么能是‘绝对静止的精神本体’呢?而且,就它覆育万物,而不自以为是主宰这方面看,‘则恒无欲也,可名小于’;就万物归附它,而不知道谁是主宰这方面看:‘则恒无名也,可名于大’。无欲、无名、可小、可大,这个‘道’又怎么能是‘超时空的无差别’呢?”许多学者认为,“道”作为抽象概念,它既不表现物质现实事物的本身,也不能离开形式推论或理论假设的思想,它只是由思维形式表述的一些东西,并不直接适用于对待客观现实的事物和现象(张松如《老子校读》第206页)。我们同意张松如的观点,“道”是一个物质性的概念,它虽然是耳、目、触、嗅诸感觉器官都不能感受到的,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自然界,而不是仅凭人们的主观臆想存在的精神性概念。这一点是我们准确理解《道德经》中有关“道”的问题的关键所在。此外,老子在本章里发挥的“不辞”、“不有”、“不为主”的精神,可以消解占有欲、支配欲,从“衣养万物”中,使人们感受到爱与温暖的氛围。
推荐古诗:
李都尉古剑、
杨柳枝(叶含浓露如啼眼)、
赠卫八处士、
老将行、
书事、
赞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肙烟眉)、
挽刘道一(半壁东南三楚雄)、
减字木兰花(维熊佳梦)、
永遇乐(长忆别时)、
醉落魄(苍颜华发)
推荐诗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如盘石 安:安稳;盘石:大石头。像盘石一样安稳不动。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思不解 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 背道而驰 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得善终 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 不欢而散 很不愉快地分手。
- 不劣方头 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