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书,是孔子专对一般平民而说的。平民,为国家社会组织的基本。书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因此列为五孝之末章。
孔子讲到众百姓的孝道,他说:‘我国古来就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人的孝道,就是要会利用四时的气候来耕耘收获,以适应天道。分辨土地的性质,来种植庄稼,生产获益,以收地利之果。
庶人的孝道,除了上述的利用天时和地利以外,第一、还要谨慎的保重自己的身体,和爱护自己的名誉,不要使父母遗留下来的身体、有一点损伤,名誉、有一点败坏。第二,要节省用度,不要把有用的金钱,作无谓的消耗。如果照这样的保健身体、爱护名誉、节省有用的金钱,使财物充裕,食用不缺,以孝养父母,那父母一定是很喜悦的。这样,不但可以孝养父母,就是子女的教养费,社会的应酬,也足以应付了。这便是庶人的孝道。
所以说:上自国家元首,下至一般平民,孝道虽然有五种类别,但都本于每一个人的天性,来孝顺父母,所以说这个孝道,是没有终始的。若果有人说恐怕尽不了孝道的话,那是绝对没有的事。
推荐古诗:
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
封丘县、
塞上曲、
江上渔者、
七古(独坐池塘如虎踞)、
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
题张苍水集(北望中原涕泪多)、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满江红(清颍东流)、
南乡子(怅望送春怀)
推荐诗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案剑瞋目 案:同“按”,握住;瞋:瞪眼。握住宝剑,瞪大双眼。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辞而别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露锋芒 锋芒:比喻锐气或才干。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