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书,是说天子、诸侯、大夫,若能用孝道治理天下国家,那便能得到人民的欢心,能得到人民的欢心,那才是孝治的本意,也就是不敢恶于人,不敢慢于人的实在表现。列为第九章。
孔子再进一步的分别给曾子讲说:‘古昔的明哲圣王,用孝道治理天下的时候。推其爱敬之心以爱敬他人。即如对于附属小国派来的使臣,都不敢失礼忘敬,何况自己直属的封疆大吏如公侯伯子男呢?那自然更不敢轻视慢待了。因对万国的诸侯不敢失礼,那万国的诸侯也对他欣然服从,远近朝贡。照这样的奉事其先王,那孝道就算尽到极点了。
古昔的诸侯,效法天子以孝道治理天下的方法,而以爱敬治其国。爱人的人。也受人爱慕。敬人的人,也受人敬重。连可怜无告的鳏夫寡妇,都不敢加以侮慢。何况一般的士民呢?因此,所以就能得到全国百姓的欢心,竭诚拥戴。照这样的奉事其先君,岂不是尽到了孝道吗?
古昔卿大夫等的治家者,推其爱敬之情,下达于臣妾,虽较疏远的男仆和女佣,都不敢对他们失礼,而况最能爱敬自己的妻子呢?因此,人无分贵贱,谊无分亲疏,只要得到大家的欢心,以奉事其亲。那自然夫妻相爱,兄弟和睦,儿女欢乐,主仆快愉,一门之内,一片太和气象。以此孝道治家,那岂不是达到理想的家庭吗?
果能依照以上所讲的以孝道治理天下国家,自然能得到天下人人的欢心,那做父母的人,在生存的时候,就可安心享受他们儿女的孝养,去世以后,也就很欢欣的受用他们儿女的祭礼。照这样治理天下国家,造成和平气象,水、旱、风、火,病、虫、疠疫的灾害,不会在这个和乐的人间产生。战争流血盗匪猖獗的祸乱,也不会在这个和平社会里兴起了。从这里可以知道历代明德圣王以孝治天下国家的效果,是怎样的高明了。
孔子引诗经大雅篇,抑之章这两句话,是说明一国的元首。有很大的道德行为,那四方万国的人,都被感化的心悦诚服,没有不顺从他的。由此可以证明以孝道治理天下国家的优点,再没有比他更好的方法了。
推荐古诗: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三川北虏乱如麻)、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曲江二首、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青楼曲二首、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
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
推荐诗句: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热文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昂昂自若 昂昂:气概昂扬,大模大样;自若:象平常一样。形容无所顾虑,从容自如。
- 熬清受淡 指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 八字没一撇 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稗官野史 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 半截入土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波谲云诡 谲:诡:怪异,变化。好象云彩和水波那样,形态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构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
- 不二法门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 不分轩轾 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
- 不改其乐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