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重点讨论礼和法的关系。由于人们有种种的道德缺陷,如不知足、不仁、不义、相陵、男女无别、嗜欲不节等,古代圣王制定了相应的礼仪和刑律,人们懂礼就不会触犯刑法,遵礼是“豫塞其源”,如果“不豫塞其源,而辄绳之以刑,是谓为民设阱而陷之”。可见在礼法的关系上,孔子更重视礼的作用。
推荐古诗:
池上逐凉二首、
金谷园、
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
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别薛华、
送元二使安西、
声声慢(寻寻觅觅)、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推荐诗句: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黯然神伤 指心神悲沮的样子。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树寻根 比喻追究到底。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分轩轾 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
- 不分皂白 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 不得要领 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
- 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