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问”章可以看出孔子回答问题“各因其事”,具有针对性,很灵活。“五谏章”,孔子赞扬讽谏。“孔子谓宓子贱”章,讲求贤的重要。
推荐古诗:
琵琶行并序、
赠刘司户蕡、
云鬓裁新绿,、
江雪、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
春宫曲、
出塞作、
陇头吟、
送别
推荐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波光粼粼 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合时宜 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潮流。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