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徵四失论翻译

徵四失论翻译

查看徵四失论全诗

  黄帝坐在明堂,雷公侍坐于旁。

  黄帝说:先生所通晓的医书和所从事的医疗工作,已经是很多的了,你试谈谈对医疗上的成功与失败的看法,为什么能成功,为什么会失败。

  雷公说:我遵循医经学习医术,书上都说可以得到十全的效果,但在医疗中有时还是有过失的,请问这应该怎样解释呢?

  黄帝说:这是由于年岁轻智力不足,考虑不及呢?还是对众人的学说缺乏分析呢?经脉有十二,络脉有三百六十五,这是人们所知道的,也是医生所遵循应用的。治病所以不能收到十全的疗效,是由于精神不能专一,志意不够条理,不能将外在的脉证与内在的病情综合一起分析,所以时常发生疑惑和危殆。

  诊病不知阴阳逆从的道理,这是治病失败的第一个原因。

  随师学习没有卒业,学术未精,乱用杂术,以错误为真理,变易其说,而自以为功,乱施砭石,给自己遗留下过错,这是治病失败的第二个原因。

  治病不能适宜于病人的贫富贵贱生活特点、居处环境的好坏、形体的寒温,不能适合饮食之所宜,不区别个性的勇怯,不知道用比类异同的方法进行分析,这种作法,只能扰乱自己的思想,不足以自明,这是治病失败的第三个原因。

  诊病时不问病人开始发病的情况,及是否曾有过忧患等精神上的刺激,饮食是否失于节制,生活起居是否超越正常规律,或者是否曾伤于毒,如果诊病时不首先问清楚这些情况,便仓促去诊视寸口。怎能诊中病情,只能是乱言病名,使病为这种粗律治疗的作风所困,这是治病失败的第四个原因。

  所以社会上的一些医生,虽学道于千里之外,但却不明白尺寸的道理,诊治疾病,不知参考人事。更不知诊病之道应以能作到比类从容为最宝贵的道理,只知诊察寸口。这种作法,既诊不中五脏之脉,更不知疾病的起因,开始埋怨自己的学术不精,继而归罪于老师传授不明。所以治病如果不能遵循医理,必为群众所不信任,乱治中偶然治愈疾病,不知是侥幸,反自鸣得意。啊!医道之精微深奥,有谁能彻底了解其中的道理?!医道之大,可以比拟于天地,配于四海,你若不能通晓道之教谕,则所接受之道理,虽很明白,必反成暗晦不明。

推荐古诗: 古风(代马不思越)捣练子令(深院静)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渔家傲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偶成(十五年前花月底)行香子(天与秋光)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推荐诗句: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傲然屹立  形容坚定,不可动摇地站立着。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面圆通  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弊丛生  百:形容多;弊:弊端,害处。各种弊害都产生出来了。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伯道无儿  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 不轨之徒  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堪入耳  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 不可磨灭  磨灭:消失。永远消失不了。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