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翻译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翻译

查看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全诗

  黄帝说:百病的最初生成,一定是由于燥湿、寒暑、风雨等外界变化和阴阳、喜怒、饮食居住失常等内伤所致,邪气合而入体,就会有脉症显现,邪气入脏,就会引起名称不同的疾病,我已经知道这些情况了。而各种疾病,病人大多是早晨感觉神气清爽,白天安静,傍晚病情加重,夜间最严重,这是为什么?

  岐伯说:这是由于四季的气候变化造成的。

  黄帝说:我想了解四季的气候变化情况。

  岐伯说:春天生发,夏天成长,秋天收敛,冬天闭藏,这是四季的气候变化的规律,人体也是与之相应。将一日分为四时,早晨则为春天,中午则为夏天,傍晚则为秋天,夜半就是冬天。早晨人体正气开始上升,病气衰落,所以病人早晨神气清爽;中午人体正气成长至盛,正气盛就会胜过邪气,所以白天病人安静;傍晚人体正气开始衰落,邪气开始生长,所以,病人病情加重;夜半人体正气闭藏,邪气独占全身,所以病情此时最重。

  黄帝问:疾病变化时常与前述的情况不合,这是为什么?

  岐伯说:这是因为病与四时之气不相应,某一内脏单独生了病的缘故,这种情况在脏气所属之五行被时日所属之五行所克时,病情加重,在脏气所属之五行与时日所属之五行相同或克时日所属之五行时,病情好转。

  黄帝问:怎么样治疗呢?

  岐伯说:顺应自然界时日的五行属性的变化加以治疗,疾病就可望治愈。能够顺应自然界时日的五行属性变化来治病的医生就是高明的医生,不能顺应这种变化来治病的医生就是粗陋无知的医生。

  黄帝说:说得对。我听说针刺之法有五种变化,来针刺井、荥、输、经、合五种腧穴,我想知道其中的规律。

  岐伯说:人有五脏,五脏有五时、五行、五音、五色、五味这五类变化,每类变化都有五种腧穴与之相应,所以有五五二十五个腧穴与五季相应。

  黄帝说:我想要了解五脏的五种变化。

  岐伯说:肝属木,为阴中之少阳,是牡脏,在五色里为青,在五时中为春,在五音中为角,在五味中为酸,在日为甲乙。心属火,为阳中之太阳,是牡脏,在五色里为赤,在五时里为夏,在日为丙丁,在五音中为徵,在五味中为苦。脾属土,为阴中之至阴,是牝脏,在五色中为黄,在五时中为长夏(即六月),在日为戊己,在五音中为宫,在五味中为甜。肺属金,为阳中之少阴,是牝脏,在五色中为白,在五音中为商,在五时中为秋,在日为庚辛,在五味为辛。肾属水,属阴中之太阴,是牝脏,在五色中为黑,在五时中为冬,在日为壬癸,在五音中为羽,在五味中为咸。以上就是五脏的五变。

  黄帝问:五脏的五变所主的五个腧穴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五脏主冬,所以冬季针刺五脏的井穴;五色主春,所以春季针刺五脏的荥穴;五时主夏,所以夏季针刺五脏的腧穴;五音主长夏,所以长夏时节针刺五脏的经穴;五味主秋,所以秋季针刺五脏的合穴。这就是所谓的五变所主的五腧穴。

  黄帝问:各个原穴如何配合,才能将井、荥、腧、经、合、原六个腧穴都配合好呢?

  岐伯说:原穴唯独与五时不相应和,而是归属于本经的经穴来配合,以对应五变主五腧的数目,因此仍是六六三十六个腧穴。

  黄帝说:什么叫五脏主冬,五时主夏,五音主长夏,五味主秋,五色主春?我想知道其中的道理。

  岐伯说:疾病在五脏的,取井穴针刺;疾病显现在气色上的,取荥穴针刺;病情时轻时重的,取输穴针刺;疾病影响声音变化的,取经穴针刺,特别是在经脉盛满而有淤血的情况下;疾病在胃,以及由于饮食不加节制所致的病,取合穴针刺。因为胃病及由于饮食不加节制所致的病都与食之五味有关,所以称为味主合。以上就是所谓的五病的针刺法则。

推荐古诗: 赤壁燕歌行寻天台山西施咏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五律(外侮需人御)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病中简仲弥性唐元明苏训直(移疾还家暂曲肱)

推荐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爱莫之助  爱:爱惜;莫:不。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本塞源  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 把素持斋  把:遵守。斋:斋戒。指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 百闻不如一见  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 北叟失马  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寒而栗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巴山度岭  指爬山越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