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跟随孙子仲,平定陈、宋(两国)。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唉,太久。让我无法(与你)相会。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注释⑴镗:鼓声。其镗,即“镗镗”。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喤喤考钟,坎坎击鼓。” ⑵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⑶土国:在国都服役。漕:地名。⑷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⑸平:和也,和二国之好。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⑹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家不让回。⑺有忡:忡忡。⑻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⑼于以:于何。⑽契阔:聚散。契,合;阔,离。⑾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⑿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⒀活:借为“佸”,相会。⒁洵:远。⒂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
推荐古诗:
重忆、
更漏子(金雀钗)、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出塞、
七律(钟山风雨起苍黄)、
破阵子(千里茫茫若梦)、
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醉翁操(琅然,清圆)、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勤奋
推荐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岸谷之变 比喻政治上的重大变化。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山扛鼎 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里挑一 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 百战不殆 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 拜将封侯 拜为将领,封为列侯。古代形容功成名就,官至极品。
- 背本趋末 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髀里肉生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