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以《劳战》为题,取义于“劳困”,旨在阐述先敌占领有利地形对于争取战场主动权的重要意义。它认为,在对敌作战中,如果有利地形先为敌人所占领,我后于敌人而匆忙奔走去应战,那么,我便处于疲劳被动而易为敌人打败的不利态势。本篇所引孙子“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一语,趋,本意奔赴,此处谓仓促;趋战,谓仓促应战。全句意思是,后到战场仓促应战的就疲劳被动。战争实践表明,地形条件的利弊,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先敌占领有利地形,使自己处于以逸待劳的地位,无疑是争取主动,摆脱被动的重要一着。因此,强调作战中要先敌占领有利地形,便成为历代兵家的一条重要作战指导原则。西晋末年,汉(十六国时期的前赵前身,为刘渊所建)将石勒击败晋将刘琨、姬澹的作战,就是较好体现这一指导原则的成功战例。西晋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十一月,司空刘琨发兵十余万进攻汉将石勒军于沾县(今山西昔阳西南),以将军姬澹率步骑兵二万为前锋,“琨自为后继”(见《晋书·刘琨传》)而屯兵于广牧(今山西寿阳西北之故城)。面对晋军的进攻,石勒率军将要迎战,有人以晋军“兵马精盛,其锋不可当”(见《晋书·石勒记》,下同)为由,建议采取“深沟高垒以挫其锐”的坚守防御之策。但是,石勒却认为此种建议乃是“不战而自取灭亡之道”,非但不予采纳,反而“立斩谏者”。他根据晋军远道而来“体疲力竭”、其兵虽多但“号令不齐”等致命弱点,采取了先据险要设伏待敌的正确方针。交战中,他又灵活地运用收兵佯败、诱敌入伏的战法,结果大败姬澹,使晋军遭到“一军皆没,并土(指并州全境)震骇”(见《晋书·刘琨传》)的重大挫折。
推荐古诗:
前有樽酒行二首其一、
九日、
燕子来舟中作、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春宫曲、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书事、
江上渔者、
行香子(天与秋光)、
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缟素临江誓来胡)
推荐诗句: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碧落黄泉 碧落:天上、天界。黄泉:地下。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个角落。
- 病入骨髓 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伦不类 不伦:不同类。既非这一类,又非那一类,形容成样子或没有道理。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约而同 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 步步莲花 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常比喻渐入佳境。
- 布帆无恙 比喻旅途平安。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