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系了小船,拄着藜仗,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注释1.短篷——小船。篷是船帆。船的代称。 2.杖藜——“藜杖”的倒文。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推荐古诗:
浪淘沙(一泊沙来一泊去)、
悲陈陶、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永遇乐(落日熔金)、
梦秦氏赠言(三春过后诸芳尽)、
寒月吟(夜起数山川)、
无题(大江歌罢掉头东)、
悼杨铨(岂有豪情似旧时)、
替豆萁伸冤(煮豆燃豆萁)、
别滁(花光浓烂柳清明)
推荐诗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安常习故 习:习惯;故:旧例。安于常规,习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聱牙戟口 形容文词艰涩,拗口难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璧青蝇 白璧:洁白的玉,比喻清白的人。青蝇:比喻佞人。比喻善恶忠佞。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多力分 防备的地方多了,力量就会分散。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古通今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 不尴不尬 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