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以《远战》为题,旨在阐述采用“远而示之近”的佯动战法奇袭歼敌的指导原则问题。它认为,凡与敌人隔水相拒,如果打算从远处渡水击敌时,就伪装成从近处渡水的样子,以吸引敌人兵力,然后乘其远处空虚之隙,迅速渡河进击敌人。它还强调指出,一旦缺少渡船时,可用竹木、蒲苇、罂缻等就便器材扎成排筏作为渡河工具。本篇所引“远而示之近”与下篇《近战》所引“近而示之远”,均系孙子用兵“诡道十二法”之一。战争实践经验证明,采用此种制造假象、佯动误敌的“示形”战法,既可掩盖我方真实意图不为敌人所窥知,又可调动敌人就范,从而使之陷入顾此失彼的被动挨打局面。这样,我便可以乘敌兵散势虚之隙,在我所选定的突袭方向(远处或近处),出其不意,突然进击,就可收奇袭歼敌之功。因此,采用以制造假象、佯动误敌为内容的“示形”之法,是中国古代兵家所常倡导的有效战法。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韩信奉命进击魏王豹之战,就是采用“远而示之近”的佯动战法取胜的。当时,魏王豹率众据守安邑,韩信为吸引其注意力,乃于临晋陈放大批船只,伪装成要从此近处临晋渡河的样子,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在此处后,韩信则亲率汉军主力偷偷北上,从远处夏阳方向东渡黄河,出敌不意地一举袭占了安邑,擒获了魏王豹,创造了佯动奇袭的成功战例。
推荐古诗:
柘枝词、
房兵曹胡马、
西施咏、
酬乐天频梦微之、
声声慢(寻寻觅觅)、
送紫岩张先生北伐(号令风霆迅)、
念奴娇(水天空阔)、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
梦秦氏赠言(三春过后诸芳尽)
推荐诗句: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兽率舞 各种野兽,相率起舞。旧指帝王修德,时代清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不寒而栗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巴高枝儿 比喻高攀。
- 白璧三献 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 百喙难辩 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纵有众多百口也很难辩解。同“百口莫辩”。
- 泛萍浮梗 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
- 败材伤锦 比喻用非其人,伤害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