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孟子辞去齐国的官职准备回乡。齐王专门去看孟子,说:‘从前希望见到您而不可能;后来终于得以在一起共事,我感到很高兴;现在您又将抛弃我而归去了,不知我们以后还能不能够相见?” 孟子回答说:“我不敢请求罢了,这本来就是我的愿望。” 过了几天,齐王对臣下时子说:‘我想在都城中拨一所房子给孟子,再用万钟粮食供养他的学生,使我们的官吏和人民都有所效法。您何不替我向孟子谈谈呢?” 时子便托陈子把这话转告给孟子。陈子也就把时子的话告诉了孟子。 孟子说:“嗯,那时子哪里知道这事做不得呢?如果我是贪图财富的人,辞去十万钟傣禄的官不做却去接受一万钟的赏赐,这的是想更富吗?季孙曾经说过:‘子叔疑真奇怪!自己要做官,别人不重用,也就算了嘛,却又让自己的子弟去做卿大夫。谁不想做官发财呢?可他却想在这做官发财中搞垄断。’这正如古代的市场交易,本来不过是以有换无,有关的部门进行管理。但却有那么一个卑鄙的汉子,一定要找一个独立的高地登上去,左边望望,右边望望,恨不得把全市场的赚头都由他一人捞劳去。别人都觉得这人卑鄙,因此向他征税。征收商业税也就从这个卑鄙的汉子开始了。”
注释(1)致为臣而归:指孟子辞去齐宣王的客卿而归故乡。致,在古代有“致仕”、“致禄”、“致政”等多种说法,其中的“致”都是“归还”的意思。(2)时子:齐王的巨子。(3)中国:在国都中,指临淄城。“中”在这里是介词,“国”即国都。(4)万钟:钟,古代量器。齐国量器有豆、区、釜、钟四种。每豆四升,每区四斗,每釜四区,每钟十釜。万钟为六万四千石。(5)矜式:敬重,效法。(6)陈子:即孟子的学生陈臻。(7)季孙:赵歧注为孟子的弟子,朱熹则认为“不知何时人”。(8)子叔疑:人名,与季孙一样不可考。(9)龙断:即“垄断”。原意是名词,指高而不相连属的土墩子,后逐渐引申为把持、独占。(10)丈夫;对成年男子的通称。
推荐古诗: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三川北虏乱如麻)、
送路六侍御入朝、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三台令(不寐倦长更)、
宿建德江、
早寒有怀、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剔银灯、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别云间(三年羁旅客)
推荐诗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阿姑阿翁 阿:名词的前缀。姑:丈夫的母亲。翁:丈夫的父亲。指公公婆婆。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首之心 老年时的壮志。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稗官野史 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 奔走钻营 到处奔波,削尖脑袋谋求私利。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公办理 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 不动声色 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 不可限量 限量:限定止境、数量。形容前程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