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以《不战》为题,乃取“不急于决战”之意,其要旨是阐述何种条件下采取持久防御作战的问题。它认为,对于兵力强大之敌,或是远道而来且粮饷供应充足的进攻之敌,不可马上同它进行决战,应当凭垒固守,持久防御,以待敌敝而反攻之,就可打败敌人。本篇所引“不战在我”系《唐李问对》中的李靖语。这里所说的“不战”,是就把握与敌决战的时机而言,并非是指不与敌人作战。就是说,根据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和战场的实际态势,已经知道自己不能一下子打败敌人,就应当避免与敌速战速决,采取持久防御的方针,固守壁垒以消耗和疲惫敌人,从而为最终反攻歼敌创造有利条件。显而易见,本篇这种根据战争的客观实际,主动把握决战时机的思想,是值得肯定的。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九月,唐将裴寂率军进攻刘武周,败于度索原(今山西介休东南),刘武周乘势率军进逼河东地区。同年十一月,秦王李世民奉命率军东渡黄河拒之,进至柏壁。刘武周恃众寻找唐军决战,李世民识破其企图,乃采取“深沟高垒,以挫其锋”的持久防御方针,以消耗和疲惫敌人。经过半年时间,迫使刘武周军力疲粮尽而不得不撤退北遁。李世民见反攻决战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连夜率军紧追不舍,并于介州一战而歼灭之,创造了坚壁不战、持久疲敌的成功战例。
推荐古诗:
古风(天津三月时)、
蝉、
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
与诸子登岘山、
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
望江南(随身伴)、
春日偶成两首(极目青郊外)、
蝴蝶(两个黄蝴蝶)、
阮郎归(绿槐高柳咽新蝉)
推荐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年之柄 柄:权柄。形容长久的大权。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改其乐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