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以《易战》为题,旨在阐述进攻目标的选择问题,提出了“从易者始”,即拣弱者先打的重要作战原则。它认为,对于屯备数处且有强弱众寡之分的敌人,应当采用避强击弱的指导原则,选择弱者、寡者先打,就一定能胜利。战争实践经验表明,进攻目标,特别是首攻目标的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作战的胜败。只有把首攻目标选择在敌人的弱点上,才有可能达成突破一点而及其余的作战目标。强与弱是矛盾的统一体,任何防御部署,都是由强点和弱点的有机结合而构成的。先打弱点,不仅容易奏效,而且打下弱点,强点因失去弱点的支持,也就必然转化成为势孤力单的弱点了。因此,避强击弱、拣弱者先打的作战原则,历来为兵家所重视。南北朝时期,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年)七月,周武帝宇文邕率军进攻北齐,由于没有采纳内史都上士宇文关于“今若用兵,须择其地”(见《北史·宇文传》,下同)的建议,放弃“戍小山平,攻之易拔”的汾曲弱点不打,而把战略首攻目标选在敌人“精兵所聚”的河阳强点上,结果无功而还。次年,周武帝接受教训,采纳了宇文的建议,首先从汾曲齐军防御薄弱的地段发动攻击,迅速攻陷晋州,尔后继续东进,于建德六年(公元577年)正月,攻占齐都邺城,终于灭亡了北齐。从周武帝前后两次对齐作战的实践看,由于战略首攻目标选择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的战果,充分证明了进攻目标“从易者始”,亦即避强击弱、拣弱者先打的原则,乃是克敌制胜的一条重要作战指导原则。
推荐古诗:
瑶池、
清平乐(别来春半)、
春宫曲、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满江红(试问琵琶)、
颂(春有百花秋有月)、
念奴娇(鲲鹏展翅)、
虞美人(堆来枕上愁何状)、
无题(大江歌罢掉头东)、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推荐诗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山无陵,江水为竭、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如磐石 磐石:大石头。如同磐石一般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云苍狗 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彼竭我盈 彼:他,对方;竭:尽;盈:充满。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 闭目塞听 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 兵行诡道 兵:用兵;行:使用;诡:欺诈;道:方法。用兵可以运用诡异和诈伪的战法。
- 博古通今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次之迁 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