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皓,江西乐平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以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使金被留,绍兴十三年(一一四三)始归。迁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寻因忤秦桧,出知饶州。十七年,责授濠州团练副使,英州安置。二十五年,主管台州崇道观,卒谥忠宣。有文集五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鄱阳集》四卷,另有《松漠纪闻》二卷行世。事见《盘洲文集》卷七四《先君述》,《宋史》卷三七三有传。洪皓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鄱阳集》为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曾任宁海主簿、秀州司录。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五月,宋高宗准备将都城由杭州迁往建康(今南京),以避金兵锋芒。洪皓不顾职位卑微,上书谏阻。他的意见虽未被采纳,但却因此为高宗赏识。高宗特意召见他,擢升其为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金国留不遣返。在金15年,直至绍兴十三年(1143年)归。在金期间,威武不屈,时人称之为“宋之苏武”。后除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封魏国忠宣公。宋高宗于杭州西湖边葛岭赐建国公府。明王守仁《谥襄惠两峰洪公墓志铭》称:“维洪氏世显于鄱阳。自宋太师忠宣公皓始赐第于钱塘西湖之葛岭,三子景伯、景严、景庐皆以名德相承,遂为钱塘望族。”清梁章钜《楹联丛话》云:“西湖葛岭下有洪忠宣公皓祠。
推荐古诗: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
送路六侍御入朝、
倦夜、
山石、
石鼓歌、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云鬓裁新绿,、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
推荐诗句: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旄黄钺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 百兽率舞 各种野兽,相率起舞。旧指帝王修德,时代清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甘示弱 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 不解之缘 缘:缘分。不可分解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 不矜不伐 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了了之 了:了结,结束。用不了结的办法去了结。指把事情放在一边不管,就算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