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二十四节翻译及注释

第二十四节翻译及注释

查看第二十四节全诗

译文  逢蒙向羿学习箭法,把羿的射箭术都学到了,寻思天下只有羿的箭术超过自己,就杀害了羿。孟子说:“这事羿自己也有责任。”  公明仪说:“好象羿没有什么过错啊。”  孟子说:“过错不大就是了,怎么没有过错呢?郑国曾经派子濯孺子去侵犯卫国,卫国派庾公之斯去追击他。子濯孺子说:‘我今天疾病发作,不能开弓放箭,我要死在此地了。’问他的驾车人:‘追赶我们的是谁?’他的驾车人说:‘是庾公之斯。’子濯孺子说:‘我又能活了。’驾车人说:‘庾公之斯,是卫国著名的神箭手,先生说又能活了,是为什么呢?’子濯孺子说:‘庾公之斯是学习射箭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是学习射箭于我。尹公之他这个人,是个正直的人。他所选择交往的朋友必然也是正直的人。’说着,庾公之斯追到,说:‘先生为什么不执弓?’子濯孺子说:‘我今天疾病发作,不能开弓放箭。’庾公之斯说:‘我学习射箭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是学习射箭于先生,我不忍心用先生的箭法反过来伤害先生您。然而,今天的事情,是奉君主之命,我不敢不做。’便取出箭敲击车轮,去掉箭头,射出四箭,然后才回去。”

注释1.逢蒙:羿的家臣,曾向羿学习箭法,后来帮助寒浞杀羿。2.羿:(yi义)《左传》:“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论语·宪问》:“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这里指为夏时有穷氏国君。古代有羿毙十日(指羿射日)的传说。3.端:《礼记·王藻》:“端行颐霤如矢。”《荀子·成相》:“水至平,端不倾。”《说文》:“端,直也。”《广雅·释诂一》:“端,正也。”这里用为端庄正直之意。

推荐古诗: 丁都护歌上阳白发人杨柳枝(叶含浓露如啼眼)悲陈陶满庭芳(三十三年)沁园春(情若连环)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生查子(长恨涉江遥)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采桑子(画堂灯暖帘栊卷)

推荐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热文成语

  • 矮人观场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葵去织  比喻做官的不与人民争利。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把饭叫饥  比喻多此一举。
  • 百卉千葩  常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景象繁荣兴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必争之地  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闭目塞听  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 秉烛夜游  秉:执持。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伯埙仲篪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当人子  表示歉意或感谢的话,意思是罪过,不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