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三十一节翻译及注释

第三十一节翻译及注释

查看第三十一节全诗

译文  曾子住在武城时,有越国人侵犯。有人说:“有强盗来了,何不去之呢?”  曾子说:“不要让人住我的房子,不要毁伤了树木。”强盗退走了,曾子就说:“修理墙屋,我将回去。”强盗确实退走了,曾子就返回。学生们就说:“人们平素对待您是何等忠诚和恭敬啊,强盗来了,您却先行离开以至于为民立了坏榜样;强盗退走,就返回来,好象不大妥当吧?”  沈犹行说:“这不是你们所了解的。从前我曾遭遇过负刍之祸,跟随老师的七十个人全都躲避开了。”  子思居住在卫国,有齐国的强盗来进犯。有人说:“强盗来了,何不去之呢?”子思说:“如果我孔伋走了,卫君和谁防守呢?”  孟子说:“曾子、子思所走的道路是一致的。曾子,当时是老师,相当于父兄;子思,当时是卫君的臣,是小官。曾子、子思互换位置也会这样做。”

注释1.武城:地名,在今山东费县西南。2.越寇:越王勾践建都琅琊,在今山东诸城县东南,与武城接壤,常有边民互相闹事。3.沈犹行:人名,曾子的学生。4.刍:(chu除)《周礼·地官·充人》:“刍之三月。”《左传·昭公六年》:“禁刍牧采樵。”《左传·僖公二十九年》:“馈之刍米。”《孟子·公孙丑下》:“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越绝书·外传本事》:“刍莝养马。”《庄子·列御寇》:“食以刍叔。”这里用为喂养牲畜的草料之意。负刍:即指切柴打草。负刍之祸:指切柴打草的穷人们起来造反。5.子思:(公元前483年~前402年)是战国初期思想家。姓孔,名伋,孔子之孙。相传曾授业于曾子。孟子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发挥子思的思想,形成思孟学派。

推荐古诗: 杨柳枝(红板江桥青酒旗)题义公禅房与诸子登岘山长信秋词五首(真成薄命久寻思)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点绛唇(红杏飘香)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正气歌并序(天地有正气)望江南(随身伴)无题(孩儿立志出乡关)

推荐诗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按辔徐行  辔:马缰绳。轻轻按着缰绳,让马慢慢地走。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萃出群  拔:超出。萃:原谓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指聚集在一处的人或物。超出一般,在众人之上。
  • 跋扈自恣  形容为所欲为,无所忌惮。
  • 白云孤飞  比喻客居他乡,思念父母。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搬斤播两  专从细小的斤两上动脑筋。
  • 半截入土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博闻辩言  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