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三节翻译及注释

第三节翻译及注释

查看第三节全诗

译文  万章问:“冒味地请问互助合作的意思?”  孟子说:“不要挟强迫长辈,不要挟强迫尊贵的人,不要挟强迫兄弟而互助合作。所谓互助合作,是看其人生规律,因此不可以有要挟强迫的因素在里面。孟献子,是拥有兵车百乘的世家,有互助合作的五个人,乐正裘、牧仲、其他三个人的姓名我忘记了,孟献子和这五个人互助合作,是不提献子家的地位的。这五个人如果也看重献子家的地位,就不会与他互助合作了。不仅是拥有兵车百乘的世家如此,即使小国的国君也有这个问题。费惠公说:‘我对于子思,看成是老师;我对于颜般,则是互助合作关系;王顺、长息则是侍奉我的臣子。’不仅是小国的君主如此,即使是大国的君主也有这个问题。晋平公对于亥唐这个人,叫他进去就进去,叫他坐下就坐下,叫他吃饭就吃饭,哪怕是粗茶淡饭,从不会不吃饱,因为不敢不吃饱。然而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并不与他共居官位,不与他共理政事,不与他共享俸禄。这只是读书人对贤者的尊敬,不是王公对贤者的尊敬。舜去进见帝尧,帝尧让女婿住在备用的房间里,也宴请舜,互为宾主,这是天子跟普通人互助合作的行为方式。以职位低的人尊敬职位高的人,就称为尊重贵人。以职位高的人尊敬职位低的人,就称为尊敬贤人。尊重贵人,尊敬贤人,其行为方式都是一样的。”

注释1.友:《易·损·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周礼·天官·大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八曰友,以任得民。”郑玄注:“友,谓同井相合耦耡作者。”《论语·为政》:“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孟子·滕文公上》:“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赵岐注:“‘出入相友’,相友耦也。”《释名·释言语》:“友,有也,相保有也。”这里用为互助合作之意。2.挟:《孟子·尽心上》:“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战国策·秦策一》:“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这里用为要挟、强迫别人服从之意。3.孟献子:人名,鲁国的大夫,叫仲孙蔑。4.费惠公:周朝所封的一个小国的春秋时的一个国君。5.乐正裘、牧仲、颜般、王顺、长息:皆人名。6.亥唐:人名,晋国人。

推荐古诗: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酬乐天频梦微之碧云天,点绛唇(蹴罢秋千)殢人娇(玉瘦香浓)己亥杂诗(一百八下西溪钟)邻儿半夜哭(邻儿半夜哭)贺新郎(挥手从兹去)放歌(天地太无情)

推荐诗句: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暗香疏影  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若泰山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 八方呼应  呼应:彼此声气相通。泛指周围、各地。形容各方面互通声气,互相配合。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闻辩言  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