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春光已匆匆过去了一半,目光所及,繁花凋落,春天将要逝去。整日斜倚栏杆,徘徊眺望,伤春逝去的愁怨,袭上心头,天也无法帮助摆脱。风和日暖,在这么好的春光,独自倚靠斜栏旁,还不如那双双对对的莺燕。院里落满了残花,垂下幕帘呆在屋里,不忍看到春天逝去的景象。芳草漫漫到天边,思恋的人远在天边处,令人悲肠欲断。
注释春已半:化用李煜《清平月》中:“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十二阑干:指十二曲栏杆。语出李商隐《碧城三首》中的“碧城十二曲阑干”。输与:比不上、不如。芳草:在古代诗词中,多象征所思念的人。
推荐古诗:
杨叛儿、
夜筝(紫袖红弦明月中)、
咏怀古迹五首、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二)、
韩碑、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巫山曲、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新晴野望、
酬乐天频梦微之
推荐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阿鼻地狱 阿鼻: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 爱富嫌贫 嫌弃贫穷,喜爱富有。指对人的好恶以其贫富为准。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聱牙诘屈 聱牙:不顺口;诘屈:曲折。形容文辞艰涩难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倍道而进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强马壮 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 博览群书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