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翻译及注释

翻译及注释

查看全诗

译文庾信早年曾吟诵《愁赋》之类的名篇,如今,悄悄的私语声又传来耳畔。夜露浸湿黄铜闪闪的门环,苍苔盖满石块雕砌的井栏--到处都可以听到你的歌唱,仿佛在倾诉人间的悲愁哀怨。闺中少妇思念丈夫长夜无眠,起身寻找机梭为他织就御寒的农衫,伴着她的只有屏风上曲折的山峦,夜凉如水,又怎样度过这深秋的夜晚?听,细南又在散打西厅的窗棂,伴着捣衣的砧杵,你的声音似断实连。在客居的宾馆迎来深秋的长夜,在出巡的高官凭吊故国的月圆。还有其他无数类似的伤心惨事,象《豳风·七月》,都可即席成篇。可笑的是竹篱外传来灯笼笑语--少年男女在捉拿蟋蟀,兴趣盎然。呵,假如把这所有的音响尽皆谱入琴曲,那一声声,不知能演奏出多少人间的哀怨!

注释丙辰岁: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张功父:张镃,字功父。南宋将领张俊之孙,有《南湖集》。张达可:不详。裴回:即徘徊。中都:此指汴京(今河南开封)。促织:古称蟋蟀为促织。庚郎:北朝诗人庚信,曾作《愁赋》。铜铺:铜制的铺首,装在门上能衔门环。屏山:屏风上画有远山,故称屏山。候馆:迎客的馆舍。离宫:皇帝出巡在外住的行宫。豳诗:指《诗经·豳风》中的《七月》篇:“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有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漫与:即景写诗,率然而成。写入琴丝:谱成乐曲,入琴弹奏。

推荐古诗: 日出入行塞上听吹笛听颖师弹琴渡浙江问舟中人宴词六年春遣怀八首(检得旧书三四纸)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梅村(枳篱茅舍掩苍苔)自励二首(平生最恶牢骚语)七绝(暮色苍茫看劲松)

推荐诗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山无陵,江水为竭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波涛汹涌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登大雅之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