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赏析三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元日赏析三

元日赏析三

查看元日全诗

歌颂春节的诗很多。王安石这首抓住放鞭炮、喝屠苏酒、新桃换旧符三件传统习俗来渲染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这样写,精炼、典型、概括力强。诗中流露出的欢快气氛,与作者开始推行新法、实行改革、希望获得成功的心情是相一致的。现在贴桃符的人少了,多数人把桃符换成了春联,但过年放鞭炮、喝酒的习俗还在民间广为流传达室。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非常悠久的。这首诗也就具有传统美的品格。当然,现在大城市人太多,从空气的清洁和防火等方面考虑,并不提倡鞭炮。

推荐古诗: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阳春歌悯农送朱大入秦陇西行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好事近(月未到诚斋)狼星四首(爝火犹争焰)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南乡子(回首乱山横)

推荐诗句: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拔地摇山  翻动大地,摇撼山岳。形容声势极大。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无禁忌  百:所有的,不论什么;禁忌:忌讳。什么都不忌讳。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痴不聋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 不耻最后  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
  • 不分畛域  畛域:范围,界限。不分界限、范围。也比喻不分彼此。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伦不类  不伦:不同类。既非这一类,又非那一类,形容成样子或没有道理。
  • 不吝赐教  吝:吝惜;赐:赏予;教:教导,教诲。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