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年年春社的日子妇女们停下针线,孤单的她怎忍看见,双飞双栖的春燕?今日江城春色已过去大半,我独自还羁身于乱山深处,寂寞地伫立在小溪畔。春衫穿破了谁给我补缀针线?点点行行的泪痕洒满春衫。落日时分我解鞍驻马在芳草萋萋的河岸,虽有花枝却无人佩戴,虽有美酒却无人劝酒把盏,纵然醉了也无人照管。
注释社日:指立春以后的春社。停针线:《墨庄漫录》说:“唐、宋社日妇人不用针线,谓之忌作。”唐张籍《吴楚词》:“今朝社日停针线。”“春衫”两句:春衫已经穿破,这是谁做的针线活呢?这里的“谁针线”与“停针线”相呼应,由著破春衫想起那制作春衫的人,不觉凄然泪下,泪痕沾满了破旧的春衫。
推荐古诗: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捣练子令(云鬟乱)、
明月三五夜、
满江红(又捱过、几番秋色)、
念奴娇(水天空阔)、
七绝(暮色苍茫看劲松)、
如梦令(宁化)、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秋波媚(秋到边城角声哀)
推荐诗句: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挨冻受饿 指无衣无食的穷困境况。
- 安贫守道 安于贫穷,恪守信仰。
- 暗锤打人 比喻暗中对人进行攻击。
- 安心落意 放心,无忧虑。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水鉴心 白水:清水;鉴:照。清澈的水能照见人的心。形容人心像明净的水一样纯洁。
- 白蜡明经 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 百年偕老 偕:共同。指夫妻共同白头到老。
- 百无聊赖 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