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春季,郑国人来鲁国要求弃怨结好,为的是重新和好。
晋国翼都的九宗五正顷父的儿子嘉父到随邑迎接晋侯,让他居住在鄂地,晋国人称他为鄂侯。
夏季,在艾地结盟,开始和齐国结好。
五月十一日,郑庄公入侵陈国,得到全胜。往年,郑庄公请求与陈国讲和,陈桓公不答应。五父劝谏说:“亲近仁义而和邻国友好,这是国家可宝贵的措施,您还是答应郑国的请求吧!”陈侯说:“宋国和卫国才是真正的祸患,郑国能做什么?”于是就没有答应。
君子说:“善不可丢失,恶不可滋长,这说的就是陈桓公吧!滋长了恶而不悔改,马上就得自取祸害。纵是挽救,何能办得到!《商书》说:‘恶的蔓延,如同遍地大火,不可以靠拢,难道还能扑灭?’周任有话说:‘治理国和家的人,见到恶,就要像农夫急于除杂草一样,锄掉它聚积起来肥田,挖掉它的老根,不要使它再生长,那么善的事物就能发展了。’”
秋季,宋人占领长葛。
冬季,京城派人来报告饥荒,隐公就代为向宋、卫、齐、郑诸国请求购买谷物,这是合于礼的。
郑庄公去周都,第一次朝见周桓王。周桓王不加礼遇。周公对周桓王说:“我们周室东迁,依靠的就是晋国和郑国。友好地对待郑国,用以鼓励后来的人,还恐怕人家不来,何况不以礼接待呢?郑国不会来了。”
推荐古诗:
潮、
韩碑、
栾家濑、
夷门歌、
洞仙歌(江南腊尽)、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临江仙(忘却成都来十载)、
南歌子(山与歌眉敛)
推荐诗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昂首挺胸 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战不殆 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 百无一失 形容有充分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强马壮 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 博硕肥腯 博硕:形状大;腯:音‘途’,肥壮。指六畜肥壮。
- 博大精深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 补天浴日 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