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春季,虢公、晋献公朝觐周惠王。周惠王用甜酒招待,又允许他们向自己敬酒。同时各赐给他们玉五对,马四匹。这是不合于礼的。周天子对诸侯有所策命,封爵地位不一样,礼仪的等级也不一样,不能把礼仪随便给人。
虢公、晋献公、郑厉公派原庄公去陈国迎接王后。陈妫嫁到京城,就是惠后。
夏季,庄公在济水的西边追逐戎人。《春秋》没有记载戎人来攻,这是由于避讳提起这件事。
秋季,有蜮虫,《春秋》所以记载,是由于造成了灾害。
当初,楚武王攻克权国,派鬬缗做这里的长官,鬬缗据有权地而叛变楚国。楚国包围权地而杀掉了鬬缗,又把权地的百姓迁到那处,改派阎敖治理这个地方。等到文王即位,和巴国人一起进攻申国,楚军使巴军受到惊恐。巴国人背叛楚国而进攻那处,加以占领,于是又攻打楚国都城的城门。阎敖在涌水里游泳逃走,楚文王杀了阎敖,他的族人作乱。冬季,巴国人因此进攻楚国。
推荐古诗:
古风(大雅久不作)、
后游、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书扇示门人、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春晴怀故园海棠(竹边台榭水边亭)、
七绝(天公丧母地丁忧)、
渔家傲(万木霜天红烂漫)
推荐诗句: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熬枯受淡 指忍受清苦的生活。
- 昂头挺胸 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参见“昂首挺胸”。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本塞源 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华之怨 指女子失宠之哀怨。
- 败鳞残甲 败:毁坏。残败零碎的鳞甲,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城一战 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关却扫 却:停止;却扫:不再清扫车迹,意指谢客。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