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素 ,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宪宗时为翰林学士,后终中书舍人。其诗语言上十分清婉爽洁,悠远飘逸,少有庸作;题材上以写征人思妇的居多,也有描写宫乐春旅的作品。代表作有《春闺思》、《秋夜曲》、《玉绳低建章》、《 宫中乐五首》、《陇上行》、《秋思赠远》、《塞下曲五首》、《秋思二首》、《燕子楼诗三首》、《上元日听太清宫步虚》等,其中以《春闺思》和《秋夜曲》为最著名。这两首诗都写思妇对戍边丈夫(征人)的绵绵情思:前者是在春天,此时“城柳袅袅,陌桑青青”,主人公正在采桑,但因为心有所思,惦念着远方的亲人(“昨夜梦渔阳”),以至“提笼忘采叶”(居然忘记了采桑叶);后者是在秋夜,此刻“漏水丁丁,轻云漫漫”,在微露的月光中思念丈夫,只觉得这夜何其漫长,秋夜里潜藏的虫儿又整夜叫个不停,主人公想到将要秋去冬来,于是向老天祈愿:“征衣未寄莫飞霜”,因为怕丈夫受冻。两首诗都写得极其传神逼真,感动人心。贞元十四年李随榜进士,与李翱、吕温同年。以中朝无援不调,潜耀久之,复中博学宏辞,始任武康军従事。贞元二十年,迁司勋员外郎,除翰林学士。时宪宗求卢纶诗文遗草,敕仲素编集进之。后拜中书舍人。仲素能属文,法度严确。魏文帝有云:“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词为卫。”此言得之矣。其每词未达而意先备也。善诗,多警句。尤精乐府,往往和在宫商,古人有未能虑及者。
推荐古诗:
狂夫、
调张籍、
山中、
杂诗、
连昌宫词、
浣溪沙(菊暗荷枯一夜霜)、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
读史二十首(回首西陲势渺茫)
推荐诗句: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挨山塞海 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足挂齿 不足:不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讲。表示不值得一提。
- 百中百发 中:射中目标。发:发射。形容射箭、投掷或射击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从不落空。同“百发百中”。
- 泛萍浮梗 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
- 盎盂相敲 比喻一家人争吵。
- 抱成一团 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形容关系极为亲密。
- 抱打不平 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