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衬托(或映衬、陪衬):因有梅花的陪衬,窗前月才别有一番韵味,不仅是嗅觉,视觉上也使人大觉不相同。
巧用暗示(或喻示、双关):“才有梅花”与朋友夜访相呼应,梅花又象征了友谊的高雅芬芳。
铺有细节(或铺垫、渲染):寒夜客访、主家火红,宾客情重两相顾及,知人情之暖,胜过冬夜之寒。这些使得今夜的月色较先前格外地不同了。
推荐古诗:
杨柳枝(一树春风千万枝)、
望江梅(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
绝句(朝游北海暮苍梧)、
白石滩、
出守桐庐道中、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浪淘沙(好梦最难留)、
宿野庙(众响渐已寂)、
西江月(山下旌旗在望)
推荐诗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暗绿稀红 犹言绿肥红瘦。形容叶盛花稀的暮春景象。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把持不定 没有明确的主见,游移反复。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山黑水 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 白旄黄钺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秉笔直书 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