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春季,宋国的华元前来聘问,这是为继位的国君通好。
杞桓公来鲁国朝见,这是由于要将叔姬送回鲁国。
夏季,鲁成公去到晋国。晋景公会见成公,不恭敬。季文子说:“晋景公一定不免于祸难。《诗》说:‘谨慎又谨慎,上天光明普照,得到天命不容易啊!’晋景公的命运决定于诸侯,可以不恭敬吗?”
秋季,成公从晋国到达鲁国,想要向楚国要求友好而背叛晋国。季文子说:“不行。晋国虽然无道,尚不能背叛。国家广大、群臣和睦,而且靠近我国,诸侯听他的命令,不能有二心。史佚的《志》有这样的话:‘不是我们同族,他的心思必然不同。’楚国虽然土地广大,不是我们同族,难道肯爱我们吗?”成公就没有那样做。
冬季,十一月,郑国的公孙申带兵去划定所得许国土田的疆界。许国人在展陂打败了他们。郑伯进攻许国,占领了鉏任、冷敦的土田。
晋将栾书率领中军,荀首作为副帅,士燮为上军副帅,救援许国,进攻郑国,占领了汜地、祭地。
楚国的子反救援郑国,郑襄公和许灵公在子反那里争论是非,皇戌代表郑襄公发言。子反不能判断,说:“您二位如果屈驾去问候寡君,寡君和他几个臣子共同听取两位君王的意见才可以判断出是非。否则,侧不大了解两国之间的是非。”
晋国的赵婴和赵庄姬私通。
推荐古诗:
秋风清、
赠别二首、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
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好事近(月未到诚斋)、
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缟素临江誓来胡)、
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
寒月吟(夜起数山川)、
七律(别梦依稀咒逝川)、
醉落魄(苍颜华发)
推荐诗句: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熬枯受淡 指忍受清苦的生活。
- 熬清守谈 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日升天 原是道教指白昼升天成为神仙。后比喻一下子富贵起来。
- 百弊丛生 百:形容多;弊:弊端,害处。各种弊害都产生出来了。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搬斤播两 专从细小的斤两上动脑筋。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波光粼粼 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