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果一心想做官,追求富贵荣华的生命,必定将身心都投在经营功利之中,如何有心慢慢欣赏一首音乐,细细品读一本书呢?这般人,早已在生命中失去了赤子之心,身心放逐于俗务之中,哪里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乐趣?至于那些追求生命更高境界的人,或言“天人合一”,或言“心在自然”,甚至是“心空寂灭”;事实上,生命真正的境界并不在形而上之处,真正的修行也不在离群索居。“人间”才是生命境界的开拓处。空谈既不能改变自己的生命,也不能帮助别人的生命达到圆满的境界,谈玄论道往往只是凭空说话,所以追求生命最高境界的人,一定要落实于“人间”,发挥经世济民的才干。在造福万民之中,体验生命的真谛,才能开拓更深广的生命境界,否则,一切的奥道妙理,都毫无意义。
推荐古诗:
赠孟浩然、
杭州春望、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石鼓歌、
春雨、
忆秦娥(临高阁)、
荒村(村落甚荒凉)、
滇海曲(海滨龙市趁春畲)、
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推荐诗句: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笔大如椽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士买驴 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 不打自招 旧指没有用刑就招供。比喻做了坏事或有坏的意图自我暴露出来。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 不可磨灭 磨灭:消失。永远消失不了。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 不看僧面看佛面 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