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春季,杞桓公死了。讣告首次记载他的名字,这是由于两国同盟的缘故。
宋国的华弱和乐辔小时候彼此很亲昵,长大了就彼此戏谑,又互相诽谤。乐辔有一次发怒,在朝廷上用弓套住华弱的脖子如同带枷一样。宋平公见到了,说:“司武而在朝廷上带弓枷,打仗就难于取胜了。”于是就把他赶走。夏季,华弱逃亡到鲁国。司城子罕说:“罪过相同而惩罚不同,这是不合于刑法的。在朝廷上专横和侮辱别人,还有比这大的罪过吗?”于是也赶走乐辔,乐辔把箭射在子罕的大门上,说:“看你还有几天会不跟着我一样被赶走?”子罕害怕,优待乐辔像过去一样。
秋季,滕成公前来朝见,这是第一次朝见鲁襄公。
莒国人灭亡了鄫国,这是由于鄫国仗着送过财礼而疏于防备的缘故。
冬季,穆叔去到邾国聘问,同时重修友好关系。
晋国人由于鄫国的缘故前来讨伐,说:“为什么把鄫国灭亡?”季武子去到晋国,听候晋国处置。
十一月,齐灵公灭亡莱国,这是由于莱国只是仗着谋略而不务实际的缘故。当郑国子国来鲁国聘问的时候,即去年四月,晏弱在东阳筑城,因而就包围莱国,四月的一天,环城堆起土山,紧挨着女墙。到杞桓公死去的那一个月的十五日,王湫领兵和正舆子、棠邑人迎战齐军,齐军把他们打得大败。二十七日,进入莱国。莱共公浮柔逃亡到棠地,正舆子、王湫逃亡到莒国,莒国人杀了他们。四月,陈无宇把莱国宗庙里的宝器献于襄宫。晏弱包围棠邑,十二月初十灭了它,把莱国的百姓迁到郳地。高厚、崔杼主持划定分配莱国的土地疆界。
推荐古诗:
对酒、
采莲曲、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红豆词(南国秋深可奈何)、
五古(去去思君深)、
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
明妃曲二首(明妃初出汉宫时)、
入塞(荒云凉雨水悠悠)、
别滁(花光浓烂柳清明)、
更漏子(夜初长)
推荐诗句: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哀而不伤 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彼众我寡 彼:对方。指对方军队势众,而我方力量单薄。
- 必恭必敬 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博洽多闻 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 补天浴日 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及之法 指不适用的法规。
- 不可救药 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