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趣闻逸事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徐陵趣闻逸事

徐陵趣闻逸事

查看徐陵全诗

  梁太清二年,42岁的徐陵以常侍官的身份奉命出使北朝东魏。魏国特地设宴为他洗尘接风。魏国的礼仪官魏收对他颇为轻视,刚巧那天天气很热,便有意对他说:“今天的热,是徐常侍带来的。”

  徐陵知道魏收有意取笑自己,便回答道:“从前王肃到了这里,为贵国制定礼仪;现在我来,再使你们知道寒热。”

  魏收听了,大为惭愧,从此佩服他的才能,不敢有所轻视了。

推荐古诗: 荆州歌(缲丝忆君头绪多)夜雨(早蛩啼复歇)月夜忆舍弟狂夫不见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二)锦瑟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出守桐庐道中

推荐诗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爱憎分明  憎:恨。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宅上升  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
  • 板上钉钉  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秉烛待旦  旦:早晨。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
  • 病入骨髓  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瞅不睬  不看也不答理。
  • 不分轩轾  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